|
《鲁滨逊漂流记》是较早译介到中国的西方小说经典之一,在二十世纪前半叶已出现了多种译本和大量评论,如今更是成为中国境内知名度最高的外国经典之一。这部小说为何在中国知名度如此之高,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作品本身因素。《鲁滨逊漂流记》原作时期较早,距今已有三百余年,在当时也称得上时开创性作品,被称作第一部严格意义上的英文长篇小说,首开荒岛文学之先河,其作者笛福更是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抛开其开创性地位,作品本身也十分优秀,情节跌宕起伏,文笔简练传神,人物灵活生动。
第二,译者因素。在《鲁滨逊漂流记》向中国的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出色的译本。其中,许多译者结合自身理解和当时的国情对这部小说进行了合理化改编,也进一步促进了其在中国的传播。
第三,中国国情因素。由于处在中国百年来特殊的历史发展时期,鲁滨逊的形象在中国是不断变化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形象解读。百年来中国对于鲁滨逊形象的接受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清末民初的“殖民英雄”形象;再到建国以来“资产者”的形象;最后到九十年代以来的“创世者”形象。这些形象都与这三个阶段当时中国的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社会政治文化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