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8|回复: 3

福尔赛世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30 17: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觉现代也有人,无论物质还是精神生活方式,大多竟然是追随着100多年前欧洲中产或贵族式。也难怪。前朝是战乱的民国时期或元明清朝代,是中国开始衰败的朝代,代表着落后与愚昧。而更早时期的唐宋、甚至魏晋南北朝的仕人风度以及世家门 阀全盛时期的生活方式,太久远而无从想象。而清末后的一场接一场的革命或运动,将传统中国的文脉或优雅的生活态度及方式彻底消灭。所以,我们只能向西看,向西模仿。而西方,也因为此种崇拜或认同,逐渐彰显出一种文化优越性。而一些兼顾东西文化视野的人,不一定认同这种盲从,譬如,读林语堂的《吾国吾民》,可以多少纠正一下盲目崇洋认知上的偏差我们对西方的文化倾注了太多的热情与想象,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冷漠又粗暴。今日世风日下,是邯郸学步式的必然后果,又好比一个地道的中国人,只吃面包牛排不吃米饭蔬菜,身心不适宜,健康迟早出问题。
发表于 2022-5-30 17: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Judging from the trend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fierce competition for national cultural soft power.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ife sciences, the Internet, new energy, etc., people believed that culture had become a new focus in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发表于 2022-5-30 17: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代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学习在带来甘风霖雨的同时,确实也裹挟了不同程度上意识形态的入侵。这种看不见的经济文化入侵近来也有不少露出马脚、阴谋败露,譬如最近得到大量关注的人教版小学教材插画事件。这就是为什么我国外交部发言人、领导集体在各种场合多次强调文化自信、各种自信的原因。BYW,是福赛特世家而不是福尔赛世家啦!
发表于 2022-5-30 20: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本带故事性的叙事历史书。最多的感触是作者极力去构建的角色,索密斯和伊莲。前者通过占有欲、个人私欲驱动灵活运用资产不断积累财富,是英国中/高产阶级的代表,是大英帝国鼎盛时代的获利者、中坚力量。不过他将占有的精神运用到了工作意外的一切身上,包括爱人、朋友、等一切。似乎,或者是为了占有更多的资产,以利益思维考量接触到的人与物。但人是有灵魂的,是不能用钱来衡量或奴役的,不是待价而沽的等价物。所以在她将伊莲,这个优雅女子,作为财产般持有,奴隶般考量的时候,伊莲表现出的极端厌恶,贯穿始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译路同行

GMT+8, 2025-5-11 13:36 , Processed in 0.04118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