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2|回复: 0

《蝇王》中所揭示的人性恶的主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16 22: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先,戈尔丁的创作意图表现了这一点。在《蝇王》的题序中,戈尔丁说:“野蛮的核战争把孩子们带到了孤岛上,但这群孩子却重现了使他们落到这种处境的历史全过程,归根结底不是什么外来的怪物,而是人本身把乐园变成了屠场”。这里明显强调的是孩子们身上存在的邪恶使得原本是人间乐园的珊瑚岛变成了血腥杀戮的战场。其次,从宏观的社会历史语境来看,这部小可以理解为作者对20世纪初西方民主、科学、理性和暴力等人类生存状况的间接的批评,理解成一部微缩化的西方社会历史的寓言化表述。拉尔夫是社会理性的象征,富有民主精神,手持的海螺则成了民主的旗帜,力主保存火堆争取获救。但其内心同样也有阴影和黑暗,在风雨雷电交加的夜晚,他也丧失理智地参与了对西蒙的迫害。猪崽子则可谓科学理性的象征,他始终都坚持科学和民主,坚信海螺即民主的力量是强大的,最后他抱着海螺而死。而西蒙是真正意义上的英雄和人类的先知,他有着非凡的洞察力,敢于探索真理、发现真理并且有着正直的人格。而另外一个与前三者对立的主角杰克则代表人性恶也即人的兽性、人类的非理性,因为他只凭本能非理性一味地要打猎,而不考虑是否要寻求得救,最后为了清除异己,他还在血腥厮杀中掠夺了领导权。由此,从戈尔丁所处的西方社会历史语境来阐释《蝇王》,也可以将之解读成人的兽性、人类的非理性的冲动即人性恶冲破民主原则的约束和科学的合理性,而成为社会中的主导原则,从而招致人类社会的堕落。
最后,如果将《蝇王》中虚构的荒岛上的这一群孩子视作一个微观的人类社会,那么,孩子们演绎的由文明秩序到野蛮血腥的故事则可以视为宏观角度下起自漫漶时代人类发展史的微缩化。孩子们把最初的一个伊甸园般的美丽世界变成一个充满血腥杀戮、野蛮的世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寓言式表达,20世纪科学理性的发展最后演化成两次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世界大战就是这一寓言的另一版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译路同行

GMT+8, 2025-5-8 05:15 , Processed in 0.04422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