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7|回复: 1

关于《蝇王》一书的感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20 23: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是我对《蝇王》一书的一些个人体会,可能会出现有失偏颇或者词不达意的现象,欢迎同学们批评讨论。
在《蝇王》一书中,作者左丁戈将场景设置在一个荒岛上,将人物定为一群孩子们,这是一个充满隐喻的设定——这是一场关于人性的试验——荒岛是一个封闭空间,孩子们是最接近人的原始状态的角色。
在这一场试验中,我们所能看到的,是一场属于文明、属于善良、属于开化等一系列人性中美好特质的大溃败。故事中最具道德高尚的Simon以及最智慧的Piggy均惨死在部落冲突之中,而一直坚信人类文明的领袖Ralf也节节失利,不得不逃窜求生。而野蛮部落却逐渐壮大,获得部落冲突的胜利。
这一场人性试验启示我们,很多时候胜利者并不是所谓文明的、开化的群体,反而是野蛮的、暴力的恶徒能够取得胜利。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上也屡见不鲜,在西方有日耳曼部落入侵西欧,消灭了罗马帝国,开启了所谓“黑暗的中世纪”;我国在历史上也多次受到游牧民族的威胁,甚至出现被游牧民族统治的时期。马克思说过:“批判的武器不如武器的批判,物质的问题要用物质的力量来解决。”毛泽东说我们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在国家层面,我们不能再国防硬实力上掉以轻心,更不可只注重经济,而忽视了军事实力这一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在个人层面,我们首先不可放任自己的天性,肆意妄为;其次,我们不能过分迷信所谓道德以及文明,而应适当保留一些野性,在不得已 时要有“以恶致恶”的魄力,才能保护好自己,更能保护好他人。在资本主义发展到金融资本主义这一阶段,恶性竞争的产生已经不可避免,“大逃杀”模式逐渐成为主流,我们应该做好准备,迎接到来的困难以及挑战,同时不能在竞争中迷失了自我,要时刻提防“屠龙者终成恶龙”的结局,时刻警醒自己“以恶制恶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试想假如荒岛上的孩子们最后没有获救,Ralf被杀害,Jack部落的孩子们看着“海岛已经全部烧毁,像快烂木头”的景象,他们会怎么设想他们的未来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3-3-22 23: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各抒己见,讨论一下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译路同行

GMT+8, 2025-5-8 05:50 , Processed in 0.83580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