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6|回复: 7

A Rose For Emily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30 17: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艾米莉女士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从小就被灌输自己高贵的意识,所以在别人眼里她很高傲。
她的出场不多,仅仅两次。
即使自己的家族已经残破不堪,也拒绝接受他人的帮助,从未忘记过自己的贵族身份。
可是她为了爱情,愿意放下自己的身段。
爱情是解药,也是毒药,能让人不顾一切往前走下去,也能让人憎恶世间所有美好堕入地狱。
爱情让她有了活下去的动力,本想死去的她愿意再试一试。
可惜,所付出的爱得不到回应,爱人不愿停留。
所以,得不到的就毁灭。
最终两人魂飞魄散,令人发指。
爱是伟大的,也是可恶的,如果没有在一起的准备,就不要给人以希望和未来。
发表于 2022-5-30 20: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人们读到她的故事,便会情不自禁地在脑海中描摹那个时代的风貌,试图从中听到那个时代的呼吸。在对作品意图的揣测中,我们把她的故事认为是南北矛盾的表现,是对旧时代的怀念。
  事实上她芸芸众生中一个弱小的女子,也许有着贵族的身份,但放置在人群中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那种植园的土壤给她的血液注入不一样的成分,使得时代的剧变的利剑必须要用她的鲜血做为献祭。曾经她也是稚嫩的被父母宠爱的婴儿,是天真的注视着窗外蝴蝶的小女孩,是心事如同春天的花苞般蠢蠢欲动的少女,然而贵族的身份和富有的家世这些东西偏要给她镀上一层黄金,使她呼吸压抑,行动受阻,甚至在剥落之时还要带走她的生气和血色。也许一生中唯一一次盛开,就是在遇到荷默.拜伦的那一段时光,那时她离开了父亲的控制,走出那扇画框似的的木门,像所有普通的恋爱中的少女一样,和爱人一起享受着阳光的沐浴和微风的吹拂。原本华美却阴郁的帘幕掀开了一角,透出了春日的明媚和温馨。然而那厚重的幕帏很快又被放下,她蜷缩进去,在阴暗的角落里,在静寂和浮尘中寻找安全感,在幻想和回忆的世界里终老一生。
       艾米丽或许是一个虚构的人物,然而,我们可以想见,世间必定有与艾米丽类似的女子。她的一生被赋予太多意义,就连被写在小说里,也是作为一种象征存在的。像末代的皇帝,像前朝的公主,像没落的贵族。这一生绝大多数世间不是做为自己而活,在父亲的管教和禁锢下,在身份的约束中,在镇上人们窥探和怜悯的眼光中,在新旧时代更替的缝隙中,苟延残喘,所有美好的希冀和属于少女的纯真梦想,都微不足道不值一提,因为她的生不逢时。她的生命仿佛是生来要成为献祭——当时代的车轮轰隆而过,她便别无选择地粉碎在轮辐之下,肉身嵌入泥里,在车辙中压成一片轻薄的书签,指代着曾经历史编年纪上的某一页,而不再是她自己本身。
发表于 2022-5-30 17: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艾米丽固然是贵族阶级,但是面对现实她选择了不低头,迎来了死亡。反观也曾是贵族,甚至是皇帝的溥仪,他面对现实放下身段,最后做一个普通人度过自己的一生。但每个人都有在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或是生命,或是爱情,愿意为什么而死,愿意为什么而活 ,这些经典流传下来的价值之一,就是让我们明白,我们这一生的意义。
发表于 2022-5-30 23: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艾米丽作为南方传统文明的象征,是一座精神丰碑。人们以一种落伍的观念关注 着艾米丽,甚至费尽心思地阻挠她和巴伦的婚姻, 以维护她的贵族地位,因为人们希望看见的是一位 永远不会堕落、真正高贵的南方妇女。她悲剧的一生也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
发表于 2022-5-31 13:35:57 | 显示全部楼层
A Rose for Emily,这一朵玫瑰,是献给南方旧式世族的挽歌。他们处在无可奈何的没落中,Emily,这Jefferson镇最后的Grierson ,就是传统的一个象征。虽然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经不再,但她依然保持着自己的行为作风,并以不妥协的姿态,维持着家族的尊严和高傲。最终,她已极端的方式,留住了自己的爱情,为这最后的贵族 ,添上了一抹凄厉而哀婉的绝笔。
发表于 2022-6-4 09: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艾米丽拒绝交税,整日生活在那个巨大的房子里,父亲死了不愿意放弃他的遗体,为了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将他杀害并把他的尸体永远保留在自己房间里。如此种种都提现艾米丽对于随时间流动而变化的拒绝。她的行为也是当时南方传统社会的代表,她的是南方社会病态的放大。体现了当时南方传统没落贵族对于旧传统的顽固坚守。
发表于 2022-6-4 10: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艾米丽存在着自身意识上的冲突。在时代背景下,艾米丽既是南方贵族世家仅存的淑女之一,也是受到家族影响,她代表着南方贵族的骄傲与尊严。虽然她抱有对自由恋爱的追求,但除了在爱情这一事件上,她也是一个孤芳自赏,与世隔绝的女人。从人们对她的印象就可以看出,除了与她朝夕相处的黑人奴仆外,没有人能够接近她,了解她。历史的车轮无情地辗过,以她为代表的旧社会制度注定会被埋没,只是体现在她身上的事件又可以看出,她似乎从没有意识过南方贵族的末落是不可挽回的过程,而她却还在坚守着,也为自己整个人生付出悲惨的代价。
艾米丽受到家族乃至父亲的影响,固执,守旧地坚持着所谓贵族尊严,这些思想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她。
直到父亲去世,她以为遇到了从北方来的包工头荷默会是一段新的人生,但荷默无意与她结婚的事实让她选择了毒杀爱人,从那刻起,其实艾米丽就已经死了,她只是如行尸走肉般地活着。尤如一段扭曲的坎坷的独白,艾米莉坚守着自己的独角戏,没有观众,没有掌声,只让人感到惋惜。
发表于 2022-6-4 15: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艾米丽的身上存在着吸引人们产生悲天悯人情怀的因素,感觉作者很多的写作手法和细节都是为了引导读者向这个方向去走。比如这个故事存在很多悬念,像一个没讲完的故事,可能是作者在传达一种“不忍卒读”的暗示。而且艾米丽的死也非常寂寞,一枝玫瑰花是最后的悼文,人们的拜访是冥冥中垂下的挽联。这样主观因素的烘托,客观的背景因素也存在令人悲叹的点。一个人竟然是时代毁了她,只是时代不容让她失去了见光的机会,这种“莫须有”的从天而降的罪名,实在可悲可泣可叹可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译路同行

GMT+8, 2025-7-2 04:26 , Processed in 0.04251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