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reat Gatsby是小说教材中最触动我,令我欣喜又痛苦欲罢不能的。
之前了解过故事梗概也看过电影,但那时没真正去理解Gatsby这个孤独者,逃亡者。借小说课机会找来了原著一口气读了一半,实在读不下去,哭的不能不自已。Gatsby神秘、抽离、风度翩翩,这样的人恰恰是经历过最灰暗的人。小说内一种说法是他曾当过兵,确实符合我对人物形象的期待,亲眼见证了杀戮、血腥、残忍、利欲,浸于混乱不堪,人类最黑暗原始欲望肆意发泄的战场,后又全身而退回归到正常的秩序生活。这确实是在孤儿、白手起家、摸爬滚打独自打拼这些要素外对Gatsby成熟疏离感的好解释。
Gatsby爱生活,他收藏图书,收藏艺术,光结好友(虽然不是真心),这样一个有资本有风度的人,而且是出身贫寒后得富贵的人,没有在功成名就之后迷失自我,他保留了自己纯朴的爱好与尊严。
他渴望跻身上流社会和渴望保留自我的矛盾感令我心碎。更令我心碎的是,这样一个善良,专一、浪漫、初心不改,自己早被生活压磨地迷失自我却仍爱着最初那个女孩的人,他赚钱不是贪图虚荣,只是想赢得尊重,他举办派对不是奢靡炫耀,只是为那一个人,可是说在纸醉金迷金钱至上的小说背景下简单敞亮,无欲无求,但是如此干净纯洁的Gatsby却得不到他唯一的欲望,唯一的渴求:Daisy。或者说,短暂的得到后又失去,这是最痛苦的。Gatsby一个人承担了整个社会对下层人的鄙视、不公,承担了所有的屠杀与委屈,这是一个伟大的英雄。但面对Daisy他却像个懦弱羞怯的幼稚的小男孩,永远忠诚,永远信任,永远爱。即使在知道Daisy只是个贪图名利、头脑简单,和所有人一样的愚昧腐朽瞧不起穷人的肤浅女人,Gatsby还是愿意给她机会,英雄为爱堕落成白痴,为其顶罪,满心幻想。这种自我欺骗是Gatsby最令人心疼,也是他最接近“人”而非传奇的体现。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Gatsby是美好的,他的深情、大度、机敏、尊严是最美好最宝贵的,Gatsby的梦也是美好的,战返功成名就与初恋幸福生活。可是除此之外,整个现实,没有一点美好。Gatsby所有的梦、期盼、坚守都随着他的生命逝去,毁灭。而无情的世界却将继续,继续作为常态。美好的变成愚蠢悲剧的,荒唐的变成现实正常的,这讽刺与荒谬令人愤懑又无力。
Gatsby没有做错任何,相反,他是唯一发光的人,因此在这个病态的世界,只能毁灭。
现实中有许多“愚蠢”的Gatsby,知道梦的虚幻,知道自己与世界的格格不入,却还是像飞蛾扑火般毅然向前,坚持自我。
我希望他们不要被伪装腐化,不要被欺骗,不要因美好的梦破灭了而心碎,不要被打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