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6|回复: 2

Life on the Mississippi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21 18: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人与自然的角度出发,密西西比河带给了作者一段快乐的时光。对作者来说,密西西比河上做水手的时光,是他最为留恋、最幸福、最自由的一段时光,是他的心之所向。在战争爆发后,被迫离开,二十年后回来,又是一番心境。这让我想到人们牺牲环境来谋取发展的错误选择,实际上是在破坏者人类的回忆与精神家园。
发表于 2022-5-30 17: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类本就属于自然,像在The man of poverty中,有了机械,人们的内心变得空洞,如果因为发展而破坏了自然,就好比为了考试成功而舞弊,暂时的舒适却失去了永远的未来。就相当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我们不是魔鬼,只有魔鬼才会吸干妈妈身上的血液来获得自己的新生。希望我们地球日后的发展都是环境友好型。
发表于 2022-5-30 20: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全书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领航员,作为曾经的领航员,马克 吐温毫无保留地表示了他对这个群体的热爱之情,并通过他自身的学徒经历,把这一职业需要的素质,面临的风险,身处的人际关系地位,公会的建立,都巨细靡遗地一一道来。相对而言,航运业中的其他群体所获得的笔墨简直就是微不足道了。他的这番努力,把领航员们塑造成了泰坦般的角色。在密西西比航运开通至迅速发展的时期内,由于航道情况的险恶,船舶设施的简陋,领航员必须靠个人引着船只应对横水、湍流、浅滩、暗礁、枯树、沉船、迷雾、黑夜等数不胜数的隐患,他们出色的技能是全船生命与财产的最大保证。那段时间,领航员派头比贵族还足,收入比船长更高,也没有任何依赖航运的有钱人胆敢瞧不起他们。而后来,随着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疏浚河道,也随着船运技术的提升,更随着铁路取代航运成为最有效的运输方式,领航员的重要性降低、工作机会骤减。马克吐温返乡时甚至难寻河运航班,不知多少码头已经破败,不知多少船只已经废弃,虽然领航员的余裔仍在河上穿梭,但他们曾经的好日子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因此,这本书也可以被视为马克吐温献给这些被推翻的老辈神祇的纪念碑。它让人记得,总有那么一些人,是在蛮荒中为后辈披荆斩棘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译路同行

GMT+8, 2025-5-11 14:15 , Processed in 0.04528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