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3|回复: 0

《宠儿》的女性哥特阐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11 21: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女性哥特式的概念最早在美国女作家埃伦・莫尔斯的《女文人》中得到阐释,她认为,女性哥特式是女性作者用来表现身处于奴隶制度下的女性,她们对这种不公平对待的世俗反抗精神。女性哥特式小说所具有的典型特点是其固有的神秘感、类似于古城堡的阴暗封闭空间、鬼魂幽灵以及女性的焦虑等,它所能表达出的是女性对于身处的环境、威胁的恐惧以及内心对不公平的奴隶制度的反抗。
《宠儿》正是运用了女性哥特式的手法,想运用特殊的艺术形式来表现美国黑人所遭受的长达300年的奴隶压迫,并且探究黑人女性的内心世界。莫里森的《宠儿》是对在奴隶制下惨遭迫害的黑人奴隶的一种告慰。莫里森在小说中展现出了黑人女性的苦难历程,也写出了她们寻找主体意识的觉悟,勇于与残酷的奴隶制度相抗衡。
死亡是哥特式小说的常见主题之一,这点在《宠儿》中也有所体现。处于奴役生活中的女主人公塞丝害怕孩子和她有一样悲惨的命运,便杀死了一个刚刚会爬的小女儿,时间的紧迫使其余的孩子保住了性命,塞丝的自杀计划也失败了。塞丝在那种情况下,或许只能选择这种残忍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的孩子和反抗这种不公平的命运。被杀死的女儿因其冤屈,灵魂幻化成了鬼魂,一直徘徊在124号农舍纠缠着塞丝,甚至的18年以后,对黑人母亲的惩罚更为残酷,死去的小女儿幻化成为人形,不断地向塞丝索取。
此外,女性哥特式小说的背景大多是古城堡,以厚重的石壁、阴暗的空间、各种颜色的玻璃等为主要特点,这种诡异、密闭的环境能更好地衬托出故事的神秘。《宠儿》的背景就是采用的这种较为明显的女性哥特式――蓝石路124号。这是一个充满回忆的封闭空间,塞丝与她的女儿丹芙在这座阴森的古堡里生活了18年,她们与世隔绝,过着封闭的生活,不与邻居交往,任由死去的小女儿宠儿的鬼魂在这座诡异的古堡中肆意妄为。
在《宠儿》中,塞丝在自己的主体意识下希望孩子逃避变为奴隶的命运,从而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女儿。这实际上也是对当时黑暗奴隶制的反抗,也体现了小说的女性哥特风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译路同行

GMT+8, 2025-5-8 04:12 , Processed in 0.07472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