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0907詹晓明 发表于 2011-9-19 18:51:30

你喜欢的最翻译家是?

你喜欢的最翻译家是?

梦溪 发表于 2011-9-21 00:06:48

回复 1# 英语0907詹晓明

陈良廷
    (1929— )广东潮阳人。光华大学工商管理肄业。现为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上海市作协会员、中国国际笔会上海中心成员。中学时代即开始为《辛报》翻译短文。1951年起从事外国文学专业翻译,并与妻子刘文澜合作翻译外国文学作品。1978年起,专注于译介美国当代戏剧名著和通俗小说。2002年被授予“中国资深翻译家”称号。主要译作有小说《爱伦坡短篇小说选》《傻子出国记》《儿子与情人》《乱世佳人》《月亮宝石》《教父》,剧本《《阿瑟米勒剧作选》《热铁皮屋顶上的猫》《奥德茨剧作选》,童话《真假太子》等共四五十部。

青涩的回忆 发表于 2011-9-24 19:40:02

季羡林

享年98岁。两年前去世。

1936年春,季羡林选择了梵文。他认为“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我要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下,或许能有所发现”。因此,“非读梵文不行”。“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命运允许我坚定了我的信念。”

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梵文研究所主修印度学,学梵文、巴利文。选英国语言学、斯拉夫语言学为副系,并加学南斯拉夫文。季羡林师从"梵文讲座"主持人、著名梵文学者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成为他唯一的听课者。一个学期 40多堂课,季羡林学习异常勤奋。 佛典《大事》厚厚3大册,是用混合梵文写成的,他争分夺秒,致力于读和写,"开电灯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1940年12月至1941年2月,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印度学、斯拉夫语言、英文考试中得到4个"优",获得博士学位。因战事方殷,归国无路,只得留滞哥城。10月,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担任教员,同时继续研究佛教混合梵语,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发表多篇重要论文。“这是我毕生学术生活的黄金时期,从那以后再没有过了。‘博士后’的岁月,正是法西斯崩溃前夜,德国本土物质匮乏,外国人季羡林也难免‘在饥饿地狱中’挣扎,和德国老百姓一样经受着战祸之苦。而作为海外游子,故园情深,尤觉‘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祖国之思和亲情之思日夕萦绕”,“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1941年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曾师从语言学家E.西克研究吐火罗语。   

1945年10月,二战终结不久,即匆匆束装上道,经瑞士东归,“宛如一场春梦,十年就飞过去了”。离开哥廷根35年后的1980年,季羡林率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重访哥市,再谒83岁高龄的瓦尔德施米特恩师,相见如梦。后来作感人至深的名文《重返哥廷根》。

英语0907詹晓明 发表于 2011-10-4 21:42:31

回复 3# 青涩的回忆


    研究梵文的人实在太少了,比较出名的就他一个,所以即使他译错了或者译的不好,也没人知道。我并没有批评他的意思,事实摆在那里。

英语0907詹晓明 发表于 2011-10-4 21:48:09

回复 2# 梦溪


    恩有机会我一定多看看他的译注。我个人比较推崇是徐迟,《瓦尔登湖》的最好译本就出自他之手,他的语言非常自然清新,译出了梭罗与瓦尔登湖的水乳交融。还有一个问题,你是因为大家说他好就觉得他好,还是因为看了他的作品而觉得他好呢?你喜欢他,到底喜欢他那一点?

nita 发表于 2011-10-6 18:05:10

林少华不错,翻译村上的书很有水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你喜欢的最翻译家是?